宣恩法院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

2014-09-12 15:27
    浏览: 742

   

维修前的晓关法庭

维修后的晓关法庭办公楼

本网讯(通讯员 杨琳)9月11日,宣恩法院晓关法庭搬进刚维修完的办公楼,结束了“租房办公”的历史,从此,辖区群众参与司法有了新场所。

晓关法庭办公楼修建至今已有10多年,原来的硬件、软件建设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当前审判工作需要。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后于今年5月开始动工维修,新维修后的晓关法庭,增加了陈列室、档案室、机房等,大大改善了法庭的办公条件和生活设施。

晓关法庭作为一个基层法庭,是宣恩法院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宣恩法院党组高度重视人民法庭建设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民法庭建设。

夯实法庭基础。在硬件方面,全面加强物质装备建设,逐步完善法庭的总体布局和室内环境。为所辖5个法庭添置了现代化的办公、庭审设备,实现了无纸化、现代化办公;建成了覆盖院机关和五个法庭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全天候视频监控和同步录音录像;为庭室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和录音笔等设备,既加强了对办案过程的全程监管,促进办案人员转变司法作风,又实现了对办案过程的真实再现,强化了对办案人员的全面保护;积极为各派出法庭更新办案用车,并通过GPS轨迹查询、实时监控等功能,不断加强警车的日常管理,强化车辆保障。在软件方面,安装了各类审判管理软件系统、司法文书信息屏蔽系统、文书纠错系统、内网邮件专用系统等,进一步提升办案水平。

优化法庭队伍。把充实人民法庭队伍放在首位。在人员配备上,要求新进司法干警必须到基层锻炼,确保法庭人员配置。在教育培训上,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法庭干警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干警执法办案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化法官队伍。

  落实便民举措。始终把人民法庭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来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能动司法作用。打造立案、信访、接待大厅,完善“一站式”立案服务,强化立案的引导、接访、咨询等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方便当事人诉讼;立足快立快审快结,及时处理民众诉求,提高诉讼效率,坚持巡回审判,将法庭开到田间地头,切实减轻当事人讼累,真正让老百姓少跑路、少误工;深入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