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雨
----田伟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我又回到那个美丽而宁静的村庄。距离上次回家,差不多已经有二十天了。分离两旬,村庄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只是山更加青翠,水更加明秀。是啊,春已经深了。
本来回到老家,我是准备利用这个周末,好好享受宁静的村居时光的。在镇上的时候,只要想想就会觉得美好:晚饭后,沐浴着夕阳的余晖,在田边小道上走走,看看那些很久没有看过的无名野花。但是没想到,到了傍晚,不高的天空堆满了铅灰色的云朵,整个村庄都笼罩在阴影中。暮色变得越发阴沉,看样子,风雨即将来临。果然,晚饭还没有吃完,没有征兆的,大雨就开始下了起来。
站在屋檐下面,望着外面这个雨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既喧嚣又寂静,除了风声、雨声,似乎再没有其他声音;远处的山峦,掩映在一层又一层的雨帘之后,隐隐约约的只有一些轮廓。之前看起来那么青翠明秀的山水,在此刻都失去了颜色,大概是被这风雨冲洗掉了,一切都是灰蒙蒙的。
我的心也是这般灰蒙蒙的。就是陪着家族中的老辈子打老人牌“上大人”,也没有一点劲头。听着屋外哗哗的风雨之声,我一边摸牌,一边随口说道:“这天气真是拐哒!没晴两天,又下起雨来了。”大伯道:“下雨好呢!这两天正好整田,整田之后就栽秧。”我一听,顿时觉得一阵羞愧,脸都有些红了。
是啊!下雨又有什么不好呢?尤其是这样的春雨。农民都盼着在这几天下一场及时雨,不然,那些在山坡上的梯田想要整田,赶水还不知道有几多麻烦。春雨滋润着万物,也滋润着他们的心。可以想象到明天,他们在雨中,披着蓑衣,戴着斗笠,驾牛犁田,过后还要再细细地耙一遭。他们全身都打湿了,脸上也沾满了泥浆,但是他们动作舒缓,有时还会唱几句韵味悠远的山歌——他们的内心,如同这村庄一样宁静,幸福。
大伯是老师,退休没有两年,身体还很硬朗,每年也种着几亩田,每年收获的粮食一家人至少是完全够吃了。他们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转过来看看我们年轻人,逢年过节,回到家里,除了吃饭喝酒,就是打牌睡觉。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们虽然还不能说五谷不分,但我们现在的确是四体不勤了。
我想起在乡村学校,尤其是小学,每年都会在春秋季节放几天农忙假。虽然那几天农忙假,可能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就是完全多了几天玩乐的时间,但我想总会有一部分孩子,在这几天农忙假里,到了田间,到了地里,他们明白了粮食是播种在地里的种子长出来的,或许从他们那稚嫩的脸庞上滴下的汗水,还灌溉了那些种子。要是我们这些在乡镇的机关,每年也放一两天农忙假,让习惯了拿笔的手,也试试再拿一回锄头;让习惯了书写的手,再试试挖挖土,施施肥。不过我转念一想:我们真的热爱劳动,想要劳动,又何须特别放那几天农忙假呢?要知道,最能体会到劳动乐趣的,就是在如诗如画的田园,进行农业劳作。
雨一直下了两天,几乎就没有停过。但是我不再像之前那样感到沮丧。和妻子一起,将原本散乱堆放的书籍好好地整理了一下,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这些书,大部分是从我初中时期开始,用我那微薄的零花钱一本一本买的;还有一部分,是我的同学、朋友送给我的。上学的时候,他们都知道我爱看书,很许多人给我送书。看,这是高一的同班同学牟君送给我的高尔基的《母亲》,还有这本莫泊桑的《俊友》——当然,现在更多的是翻译成《漂亮朋友》。这本《鲁迅杂文全集》则是超哥送给我的,那时我刚刚读初二。《莎士比亚喜剧集》和《莎士比亚悲剧集》倒是我自己买的,不过这漂亮的封面是一位永远的朋友帮我包的……看着这些已经泛黄的书,美好的回忆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妻子说她也想看一些书。我随手抽出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递给她。这本书是我高中时期,去广东过暑假的时候买的。那时父母都在东莞打工,我放暑假时便去他们打工的地方呆一段时间。他们上班了,我便在狭窄溽热的出租房里看书。屠翁优美的文字,引领我进入那充满异域风情的俄罗斯,让我神游其中,物我两忘。
两个人坐在沙发上,我对妻子说,屠翁的散文不但文字极其优美,结构也十分精巧,处处散发着那个时代的大师们普遍拥有的伟大的人文主义光辉,你读一篇给我听听。但是她却有些难为情,怎么也不肯开始。我说那我先读一篇,你之后再读吧!我翻检目录,开始读《幽会》。读了一两段,妻子在旁边笑得前俯后仰。她可能从没看见我这样一本正经地朗读。我没管她的,继续读着。慢慢地,我被那美妙的文字带入到了那片树林,来到作者身边,与他并肩而站,满怀深情地看着那个热恋中却即将被抛弃的少女奥卡丽娜。不自觉地,我的感情逐渐沉淀,不断充沛,妻子在旁边也静了下来,认真地听着。我的朗读并不算好,但是没有关系,我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妻子这唯一一个听者。随后,我叫妻子朗诵《草原与森林》。她推辞不过,最后开始读起来。一开始,她也无法全身心投入,但是随后,她声情并茂地读着,一幅雄伟辽阔、而又不断变化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从漆黑的凌晨,到明媚的早上,从炎热的中午,到凉爽的黄昏;不但有时辰的推移,还有季节的变换;还有地点的转换,从村庄到田野,从草原到森林……
在屠翁细腻的文字下,那些平凡平淡的细节也有了不一样的动人之处。这时,我突然发现现在的我,是那么像年轻十五岁的自己!——我的心重新变得柔软,我的感触重新变得细腻……这一刻,我感到一种深沉的幸福,但这幸福我许久没有体味到了,此刻它又充满我的胸膺,让我想要流泪。
站在阶沿上,看着风雨之中的群山。风雨飘摇,它们却岿然不动,只是那般静默着,虽然失去了颜色,但是我也不会替它们担忧:杜甫的《春夜喜雨》不是写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吗,我相信在这滋润万物的春雨后,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缤纷夺目。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八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