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上的二维码
一则《老兵新传》的故事
作者 马礼进
早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自行车,近日在鄂西山城——恩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网络、线下被一群小橙车、小白车和某局的“战争”刷爆了朋友圈,占领了“八卦”界,我也不例外,一直持续关注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我得知车车们如期回归时,真有种“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激动。
礼拜日,我在恩施报社培训,路过州城繁华地不经意间瞥小橙车、小白车,出于对前几日那场车与局的战争好奇,我停下车,认真端详起眼前的这些车车来,一番左顾右盼、前摸后掐之后,发现一个亮点——“单车上的二维码”。望着眼前这一排排单车,刹那间脑海里浮现出那个自行车一统华夏大地的年代。过去单车是“三大件”中的“老大”,它标志着一个家庭富裕程度,也是人们重要的出行交通工具,在光影中追溯,它承载着我的童年和父辈们的记忆。随着时代变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三样”成为历史,单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更是停留在记忆中,它就像一位曾经有过辉煌战绩的斗士渐渐被人们遗忘、淡出人们视野,像一位将武林高手归隐山林,走悄无声息、默默无闻!如今它却统一霓裳、重新梳妆发髻,带上二维码,踏上了新征程。单车上的二维码,会是一段老兵不死的传说么?
晚上我与朋友约定第二天早上7点20在他家楼下汇合,然后蹭他私家车去县城上班。从我住处到朋友家打车需要15元车钱,骑单车去不光可以省下这15元给儿子买2个趣趣蛋玩具,还能重温骑单车的感觉,思来想去心中难免一阵窃喜!
星期一6点30分,我准时起床,10分钟一切就绪,6点40准时出发。出门骑行10米便是一段长下坡。由于这车是实心胎,顺着坡一路滑行,路遇小坑小洼难免比充气胎要颠簸许多。这种颠簸劲儿伴着屁股下面传来的阵阵轻痛感,加上清晨空气中迎面拂面的凉风,心中不免泛起一阵既熟悉又陌生的亲切感,将自己的思绪带回到那个年代。
1986年我家凭票幸运的买到了1辆黑色的28自行车。记得车运到家的第一天,老爸兴奋的像个小孩,在单位院子里摆弄了一整天。依稀的记得老爸只要一有空就会拿着老妈的缝纫机油不停地给爱车洗脸擦身,车身上下和两个轱辘随时看上去都是贼亮贼亮的。老爸非常得意的给我介绍“这车是凤凰的,是全镇第一流的自行车,比永久好...”然后老爸口若悬河的给我讲凤凰车如何如何地好,我听的是一愣一愣的。其实那个年代凤凰、永久、飞鸽就如今天的奔驰、宝马、奥迪又有谁能说清道的明谁优谁劣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28自行车是家里主要交通工具。那时,家里条件并不宽裕,为了生计老妈时常用它拖货、载着我和弟弟往返于乡下两个集镇间摆摊做生意。28自行车三角架上的横梁便是我的专属座位,弟弟因为小便可以享用后面相对宽敞的后货架位置。那时没有水泥路,道路总是坑洼不平,与现在柏油马路的平坦舒适简至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坐在28自行车横梁上行走的质感,要比骑行实心胎自行车传来的轻痛更为直接、更让人记忆犹新。摆摊需起的早,每次为了转移屁股下面传来的舒麻感,我都会刻意的去感受清晨拂过面颊微风,因为清晨的凉风总有种特殊的醇厚感,嗅起来致纯无比、沁人心脾......
后来镇上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骑车赶集、拉货、把妹成为了一种时尚。1993年,表哥从城里弄来一辆二手轻便自行车,每次见他后座都不停的变换着女乘客,许多杀马特年轻小伙子都羡慕不已。而那时的我也是多么想拥有一辆轻便自行,可是老爸自从骑车摔跤以后,就再也不愿意碰任何带轱辘的交通工具,28车便成为我老妈的专属座驾。我家购置轻便自行车的计划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家庭会议的议程中。每每看着表哥骑着轻便自行车,我真羡慕的直流口水。而家里的28自行车车身比较高、车体重,自小身体瘦弱的我,为了实现骑车梦,开始悄悄的摆弄起家里的28车来。经过竟一个星期的努力和尝试,我终于可以两腿穿过三角架,斜跨骑行......时间的车轮又向前滚了几圈,骑自行车“把妹”渐渐失去了魅力,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嘉陵、幸福牌摩托车。表哥的轻便自行车不知何时,已悄悄沉睡在小院角落,车身布满了灰尘;老爸的28车也不再享受特殊照顾,擦拭的贼亮贼亮;而我再也没有听到老爸讲关于“凤凰”的传奇......
我又骑行了一段距离,大腿肌肉深处传来阵阵酸麻感,我回过神开始发力去征服眼前这段小土坡。快7点了,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渐渐多了起来,发现许多路人向我投来考量的目光,也许是小龙虾颜色的车身吸引了路人,也许是他们很多年没见人骑车上班,也许是单车上的二维码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前遇红灯,私家车停了一长串,我战战兢兢从两排车的夹缝中窜到了最前面。利用灵活的车身挤到第一,却没感到任何窃喜,因为这不足20米的加塞让我偿遍了各种味道的尾气,这种味道与我儿时在清晨空气中捕捉到的醇厚大相近庭,甚至难闻至极。绿灯亮起,旁边奥迪发出一声低沉的闷吼,瞬间将我抛出几十米,身边不断有车辆将我落下,渐渐的我从第一落到了最后一位。才发现,大家似乎都很忙,都在争分夺秒的赶时间,在这个城市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快”。唯独只剩下我奋力的蹬着踏板,很想赶上去,可不管我怎样奋力的加快节奏,居然连他们的尾气我都难以闻到!突然耳边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一转眼发现一个老者骑着辆破旧的轻便车。虽然那车很旧,但我一眼就认出那不就是我表哥当年骑行的同款么。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路人甲呀!老者骑的很慢,右手扶着车把,左手却手撵一根牙签,一边骑行一边意犹未尽的剔着牙,全然没有在意从身旁疾驰而过的赶路者。我凑了上去。
“您早啊,您这个是锻炼身体吧。”
“嗯,是的,你车新买的?很好看哦!”
“不是,膜拜单车,租的!”
“怎么租呢?”
“车上有个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可以骑了,这个叫共享单车。”
“哦,有个二维码?”
“是的,多了一个二维码。”
“好东西,绿色出行,节能环保。单车上加个二维码,让旧事物又有了新活力。”
一句单车上加个二维码,让旧事物有了新活力,点醒了我。我兴奋的告别了老者,加快骑行,7点10分我到达预定位置,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10分钟。这一路骑行虽没有风驰电掣般的快感,却多了一种悠闲与静思的慢。曾几何时,我们因为一味的追求快,而忽略了身边美好的东西;因为环境的变化,丢弃了许多老物件;因为注重攀比,丢掉了好习惯;因为饱受挫折,放弃了曾经的斗志!就如我骑行的单车一样,在特殊的年代它曾红极一时,因为时代的变迁它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可如今它又回来了,带着它独有的二维码重新步入人们的视线、风靡全国,它的领地从美国到新加坡再拓展到英国。它的逆袭,演绎着一段老兵不死的传奇!
很多人在经历多次挫折后,便会在内心深处暗示自己年纪大了不可以放弃。著名人体艺术师、电影演员王德顺,44岁学英语,49岁北漂研究哑剧,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活雕塑”,65岁学骑马,70岁练成腹肌,78岁骑摩托,79岁上T台。褚时健古稀之年入狱,75岁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子,85岁才开始通过电商售卖“褚橙”,后成为“中国橙王”,现如今已经85岁的老人身价又已过亿。老人把跌倒当成了爬起,面对人生的波澜,请把泪水当做动力。没有太晚,人的潜能是可以挖掘出来的,当你说太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没有谁能阻止你成功,除非你自己!当我们所有人都将单车这位老者遗忘时,它却带上二维码杀了回来,演绎老兵不死的传说。
你、我会是哪位老兵么?至少我心里想成为不死的老兵!
不看山的绵延,只把壮志填满在胸膛。
不看海的浩瀚,只把风浪搏击在脑后。
不负天赐的智慧,不负青春的理想。
不做懦弱的退缩,不做无益的彷徨!
加油!送给还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老男孩,让我们再次上演老兵不死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