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六大惠民“套餐”贴民心暖民意

回应群众期待 维护民生民利

2014-11-05 15:57
来源: 中国宣恩网
浏览: 1994

   

本网讯(记者 李以国 通讯员 熊茂平)“县委、政府克服各种困难,下定这么大决心,拿出这多专项资金,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农村公路养护、卫生环境整治等‘老大难’问题,我们盼来了福音,充满了希望……”10月21日,刚参加乡里召开的县委全会精神传达会的高罗乡九间店村党支部书记杨正勇异常高兴。

我县在10月18日召开的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通过《中共宣恩县委关于集中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中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的决定》,将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具普遍性的大病医疗救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以奖代补”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洁净温暖”工程等六大民生问题,作为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成果,促进民生民利改善的重点工作。老百姓高兴地称之为“民生套餐”。

我县先对征集到的群众问题进行梳理,按简单易办、限时办理和疑难杂症三种情况实行分类解决,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围绕六大重点抓好整改,力争用最好效果回应群众期待。

针对群众看病难,治疗大病更难问题,我县建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采取由财政投入、部门资金和社会资助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首次由县人民政府筹集1000万元作为救助基金,以后每年按5%增长资金。力争切实减轻参保(参合)人员大额医疗费用负担,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针对农村公路无人养护管理的问题,我县加快建立“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日常养护与养护工程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管养体系。按照“乡镇为主、分工负责,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全面养护、保障畅通”的原则,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建立农村公路管养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切实提高全县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和安全通行能力。

针对“三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关爱缺失的问题,我县本着“动真情、出实招、办实事”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党政主导、综治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三留守”关爱服务网络,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关爱服务行动,重点做好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帮扶救助、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人员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三留守”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针对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宣恩县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按照“农村环卫保洁全覆盖,农村垃圾分类收集率、回收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大幅度提高”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支撑体系、统筹治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责任主体不落实、收运处理设施设备不配套、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针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难问题,宣恩县建立了“政府力量与群众力量、自下而上决策与自上而下补助”相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以奖代补”制度,将村级公益事业“以奖代补”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民间组织、各类企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切实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此外,我县筹措资金2000万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洁净温暖”工程。力争2年内,通过购置饮水、洗浴、取暖设备,基本解决师生喝热水、洗热水澡、冬季取暖等问题;通过推进学校改厕治污,改善学校旱厕卫生及污水处理条件,切实治理校园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生活设备设施,打造现代、文明、和谐、生态校园。

为确保“民生套餐”落到实处,我县组建了工作专班,狠抓责任落实,加强督办问责。同时,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维护民生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