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银菊和她的“三个绣花鞋店”

2012-11-19 15:16
浏览: 800

   

宣恩网讯 记者 田长英  通讯员 张正勇

11月1日,周银菊和平时一样,来到她的“酉情绣坊·酉情纯手工土家刺绣”店照看生意,闲暇时候,还做些挽线、做顶针、打包布料的工作。

46岁的周银菊是沙道沟镇药铺村3组人,酉水河源头的“土家绣娘”。她从小就跟随母亲学习做针线活,练就一手好绣功。这手绣功,为她自己的事业打下基础,也为附近县市的姐妹们带来财运。

1994年,周银菊从当时的沙坪区公所下岗后,筹资700元钱开起了小卖部。在卖日杂百货的间隙,她利用空闲时间做鞋垫,并给在县城工作的弟弟送一双,没想到此举给她带来了商机。一次偶然的机会,外地客商在看到弟弟脚下垫的绣花鞋垫后,专程赶到沙坪花2000元钱买走她已做好的全部鞋垫。

当时,这笔钱在沙坪集镇可以开两个小卖部。周银菊从自己的手艺中看到了价值和商机,她决定转行做手工绣花鞋垫产销。为实现自身价值并带领乡邻致富,周银菊决定走规模化生产的路子,专门生产酉情纯手工绣花鞋(垫)系列产品,做大做强她的“针线事业”。

2001年,周银菊的绣花鞋店在沙道沟集镇开张,这是她的第二个店。在这个既是“工厂”又是门店的店铺里,周银菊采取发放材料、分散加工的方式加工鞋垫、鞋子,年生产绣花鞋制品上万余份。为实现专业化生产,她注册了“酉情”商标,设计制作了专门的包装礼盒。经过多年打拼,在积累到相应的资金后,她又开办了一家专门从事纯手工绣花鞋(垫)、壁画等美术工艺品生产销售的民族贸易企业——“宣恩县彭家寨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有员工200多人,生产吉祥类、景观类等系列80多款鞋制品,产品除了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美国、德国等地,年产值近100万元。

2010年,周银菊在风雨桥头开起了她的第三家分店。一间不大的门店,艺术特质彰显。除星期六和应邀到外地参观、展览外,周银菊都坚持自己守铺子。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周银菊的“头衔”也纷至踏来。2011年,以她为代表的宣恩县民间绣活(土家族苗族绣花鞋垫)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9月6日至10日,她的“宣恩土(家)苗绣花鞋垫”在第二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展示;9月14日,周银菊入选为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月22日,以周银菊为法人代表组建的宣恩县彭家寨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入围湖北省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